随着井冈山大桥封闭重建,吉安大桥日均车流量激增至4万辆次,节假日峰值突破5万辆次,交通压力陡增。
为应对这一挑战,吉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青原大队创新推出“立体管控 举旗引导”动态疏导治理模式,科技赋能与人性化服务结合,构建“分钟级响应网”,实现大桥通行效率提升20%、拥堵警情同比下降30%的良好效果。
青原大队构建“高空鹰眼 桥面铁骑”立体化管控体系:指挥中心利用高空智能监控全天候扫描车流,精准捕捉桥面事故、桥面拥堵等异常情况。
在早晚高峰时段,推动重心下移、警力下沉,发挥铁骑巡逻优势,强化桥面秩序管控,尤其是在吉安大桥周边路口,强化事故快处机制,按照“即发、即处、即走”原则,确保警情“发现快、响应快、处置快”,避免因交通事故造成桥面道路拥堵。在交通高峰时段,下桥路口左转车辆通行不畅易引发连锁拥堵:滞留车辆迅速回堵桥面,导致两条车道缩为一条有效通行道。瓶颈效应不仅使桥面车辆频繁变道穿插,还大幅增加剐蹭、追尾等事故风险,形成“拥堵-事故-更严重拥堵”的恶性循环。
面对这一治理难题,青原大队初期尝试信号灯调控、人工指挥等常规手段,却因部分驾驶员听不清指令、看不懂信号,无法及时预判路况,出现不服从交警指挥甚至把车停在路口质疑等情况。例如有驾驶员在路口停车问交警:“我要左转,为什么让我直行?”此类现象加剧了路口堵塞,降低了通行效率。
经实地调研研判,青原大队创新推出“视觉 听觉”双通道动态疏导法:通过喇叭循环播放语音提示,同步以醒目的指挥旗语提供直观指引。具体实施中,当直行绿灯亮起时,指挥员以标准旗语引导左转车辆借道直行,同时开放双左转车道拓展通行空间。这一举措变“静态等待”为“动态疏导”,既提升路口车辆清空效率,让桥上车辆能迅速下桥,又优化了路口车道资源配置。
措施实施后成效显著:下桥路段通行效率提升20%,拥堵警情同比下降30%,长期困扰市民的“桥头栓塞”问题得到根本性缓解。
需要注意的是,此灵活疏堵措施仅在高峰期桥面及下桥路口车辆拥堵时启用。遇交警举旗引导时,请广大驾驶人切勿只图个人便利而忽视公众利益,务必积极配合现场指挥,共同维护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。
吉安公安交警提醒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三十八条规定:车辆、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;遇有交通警察现场指挥时,应当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行;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,应当在确保安全、畅通的原则下通行。
来源:吉安交警